中国劳动保障报8月8日头版头条版面截图。
????在南宁街头,一碗酸辣鲜香的老友粉不仅是城市美食名片,更承载着无数创业者的梦想。
“我能把店做好做大,技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八桂米粉师傅-老友粉”培训示范基地走出的学员韦修武,凭借技能赋能与创新经营,将其“邕大餇”老友粉店从街边小铺发展为网红品牌,成为技能创业的生动范本。
“以前熬汤主要靠经验,现在精确到分钟和摄氏度。”韦修武介绍,这是中国烹饪大师梁可胜团队传授的“标准化秘籍”。为支持学员创业,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不仅培训技能,还组建专家团,针对韦修武店铺痛点开展“问诊式”指导:从酸笋发酵程度,到独创的“骨汤慢熬法”,再到创新食材搭配,使传统老友粉焕发新味。
创业初期食材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在学校搭建的供应链平台上迎刃而解。通过老友粉产业联盟,韦修武直接对接校方合作的优质供应商,“核心原料采购价降低了,还能保障品质”。更令他惊喜的是,利用广西-东盟餐饮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平台,“邕大餇”老友粉被纳入“南宁老友味道”文化宣传矩阵,学校与他共同探索创新销售模式,开发“老友粉美食旅游线路”,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旅游套餐,吸引外地游客。同时,在学校开展创业分享活动,反向收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创意,融入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中。
“大家看好了,这是我们非遗工艺发酵的酸笋!”镜头前,韦修武娴熟地展示着美食制作过程。依托职校数字营销课程,他打造了“老友粉+旅游+电商”的立体模式,吸纳更多人就业。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毛永幸表示:“韦修武的案例证明,技能培训能精准赋能草根创业。”目前该校正将“技能提升-资源对接-市场开拓”的帮扶模式复制到更多特色产业。从灶台到产业链,从街坊口碑到全网流量,这碗凭技能“熬制”的老友粉,正飘香更远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