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比分

图片

奔着问题去 瞄准痛点改——广西《关于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解读

  • 发布时间:2019-07-25 08:46:00
  • 来源:广西日报
【 字号大小:  】

职称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前,广西发布了《关于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称《措施》),《措施》旨在为全面推进我区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提升职称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在当前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政策、破除人才评价‘四唯’标准、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重大人才政策部署要求的形势下,我区须提出进一步加强职称工作改革的具体措施,才能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蒋劼表示。

那么,此次发布的《措施》具体包含了哪些“干货”?我们一起来看看。

 

下放评审权——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人才行不行,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

《措施》明确:在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限的基础上,将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到14个设区市及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自治区主管部门;继续给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科研院所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充分调动用人单位自主评审的积极性;对具备条件的三甲医院采取分类分批、逐步推开的方式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由自治区卫生系列职改部门提出方案后组织实施;鼓励各市各系列将初、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县(市、区)和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员。

“积极推动职称评审权下放,才能更好地突出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作用,做到评以适用、以用促评。”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谢兆东表示。

 

“网上办”“网上评”——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针对以往职称评审申报资料多、评价周期长、结果反馈慢等问题,《措施》提出,要优化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共享数据,实现“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让申报人员减少提供证明材料。

《措施》明确,对原职称申报评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申报、评审网络化,逐步实施专家库管理、评委抽取、批复发证等网上办理,为申报人员、申报单位及各级职改部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化职称评审系统,不再要求提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合格证,改由通过网络数据共享,评审系统自动识别;凡是教育部学信网能够查询到的学历证明,不再要求参评人员提供学历证书等相关材料,仅需提供学历证书编号等基本查询信息;凡是通过职称证书网在线审验可以查询共享的信息数据,不再要求参评人员提供职称证书等相关材料,仅需提供职称证书编号等基本查询信息。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简化优化申报流程和服务,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评审、网上查询、数据共享,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谢兆东表示。

 

差异化评价——量体裁衣、向基层倾斜

量体裁衣靠尺子,评价人才看标准。

改革就要奔着问题去、瞄准痛点改——《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评审条件,提高人才评价科学性:科学合理设置符合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的评审条件,对乡村教师开展分类评价,探索实行县以下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评审机制;完善卫生系列评审条件,设置合理、侧重于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评审条件,向临床一线倾斜,设置更切合实际的县级及以下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条件;完善农业系列评审条件,对基层应用型农业人才进一步淡化论文要求;探索邮政系统快递工程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新业态新领域职称评审;修订设置高校下放评审权后的基础性条件,推行代表作制度,倡导学术新风,科学准确评价人才。

谢兆东表示,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评价标准上,继续推进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开展分类评价,体现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同时,《措施》强调,继续实施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直评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绿色通道”在引进人才中的作用,让专业技术人才引得进、评得上、流得动、用得活;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变动时在相近系列职称之间的转评互认,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融通发展;进一步畅通工程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双向通道”,在现有的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基础上,探索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与技能等级的互认“通道”。

此外,《措施》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实行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政策:对在乡镇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及以上人员,可破学历或资历按评审条件参加职称评审;对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等重大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任务时间计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

 

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强化职称证书监管

此次《措施》,也对提升职称服务工作水平提出新要求。

一是转变工作思路,拓展服务领域。推进职称改革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为不同群体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职称申报、评审服务,为我区非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支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职称政策制定、评审实施、业务办理等方面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培养人才提供服务。

二是推行职称电子证书,强化职称证书监管。发挥职称评审系统功能,在全区推行高、中、初级职称电子证书,个人及有关单位自行打印,实现发证提速、监管加强及使用便利的目标。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职称评审服务水平。各级职改部门应大力提升服务水平,系列(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职称评审工作业务培训,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系列、卫生系列、工程系列等参评人数较多的系列,应逐级培训职称管理人员;各系列各高级评委会应通过网络、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评审专家业务培训,每年组织一次以上入库专家全员培训。(罗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