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房里,医疗护理员黄巧玲正轻柔地为88岁的刘奶奶擦拭身体,动作娴熟而细致。擦拭完毕后,她又开始为老人进行按摩,手法专业,力度适中。
医疗护理员黄巧玲正在照顾住院患者 摄影 黄少杰
2023年以来,刘奶奶已先后八次紧急入院治疗,基础疾病缠身,每次发病都来得猝不及防,只能依靠救护车紧急送医。“如果没人守着,根本不行。”刘奶奶的女儿谢宛钰回忆起母亲的病情,仍心有余悸。过去,她既要工作又要陪护老人,精力有限,如今,医疗护理员的出现,实实在在减轻了她的负担。
????黄巧玲已是第二次为刘奶奶提供护理服务,她不仅护理技能娴熟,面对刘奶奶偶尔挑剔的话语,也总是耐心十足,能精准理解老人的需求,给予细致入微的照护。“他们受过专业培训,知道怎么照护老人,抱扶、按摩、看血压等等,比以前找的‘私陪’专业多了。”谢宛钰说。
病人家属为医疗护理员点赞 摄影 黄少杰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长期以来困扰着众多患者家属。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痛点,广西连续两年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第一批15家医疗机构先行先试后,近期推动第二批286家医疗机构实施改革,打造医疗护理员改革“广西模式”。
广西在改革中坚持不额外增加住院者经济负担、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不降低医疗护理从业人员收入“三条底线”,大力推行“一对多”“二对多”和班组制住院照护服务,对比过去“私陪”“一对一”服务,住院者平均辅助护理费减少约30%;住院者投诉减少38%。改革实践有效破解护理难、护理贵的社会痛点、民生堵点、家庭难点。
同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张禧明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一住院,就请了医疗护理员,我请这个是‘一对多’陪护,170元/天,比‘一对一’的更经济实惠,减轻家里面人的照护负担,而且这个陪护服务得很到位,我们都很满意。”
医疗护理员协助护士护理病人 摄影 黄少杰
????广西创新服务模式,由医疗机构与陪护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陪护服务机构依法与医疗护理员签订劳动合同,住院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选择购买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对医疗护理服务全过程的监管,成功实现了从“一人照护全家忙”到“专业照护负担轻”的转变。
????为提升医疗护理员技能水平,广西实施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计划,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 四位一体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并建立星级服务评定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护理员队伍的职业化水平。
医疗护理员张金玲分享道:“公司进行了很系统的培训,像胃管病人鼻饲喂食、气切护理这些以前没接触过的内容都有涉及。成为医疗护理员后,我的技能大幅提升,服务得到患者认可,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30%,对我和家庭帮助很大。”?
据了解,2025年,广西从就业补助资金中投入1.085亿元实施第二批改革,主要用于培训和评价工作,推动改革模式在自治区级和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覆盖100%,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覆盖50%,力争全年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实现3万名医疗护理员持证上岗,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平均辅助护理费下降30%,并着力向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行业拓展,有效破解“一老一小”民生难题,助力健康广西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没有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