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比分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16: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邀请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老龄办主任蒋海东;皇冠比分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乐永红;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林石火;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黄文新,介绍广西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巩光胜主持。
广西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10月17日16: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蒋海东 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老龄办主任
乐永红 皇冠比分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林石火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黄文新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
主持人:
巩光胜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16:00
巩光胜: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皇冠比分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主要介绍广西老龄事业发展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老龄办主任蒋海东先生,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皇冠比分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乐永红先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林石火先生,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黄文新先生。
首先请蒋海东先生作介绍。
16:01
蒋海东: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广西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皇冠比分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截至2024年末,广西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981万人,占常住人口19.57%,65周岁及以上人口700万人,占常住人口13.96%。“十四五”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皇冠比分以及自治区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广大老年人急难愁盼,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新时代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稳固。“十四五”以来,我们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锚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向,持续扩大保障覆盖面、优化保障待遇、强化基金监管,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511.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全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老年群体数量持续增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升。针对困难群体,我们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以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超9亿元,惠及40多万老年人。目前,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18.95万名生活困难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59.27万名老年人纳入低保,真正实现了“应保尽保”。
照护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我们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全局,“十四五”期间共筹措中央和自治区资金3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目前,全区养老服务床位总数已达25.73万张,每个县(市、区)均建有1家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公办养老机构。城乡服务网络持续完善,13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10个农村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21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建成投入使用,还建成了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同时,449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适老化改造,9万多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现“居家适老”,农村养老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720个幸福院实现分类转型,更好满足了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享受到多样化养老服务。
16:05
蒋海东:
医疗服务供给进一步丰富。“十四五”以来,我们全力构建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看病就医更方便快捷。目前,全区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85家,有效打通了医疗与养老的服务壁垒。在就医便利化方面,全区90%以上的医疗机构落实了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87.9%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等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94.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有效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急难愁盼”。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65.97%,从预防到诊疗的健康服务不断深化。
老年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十四五”以来,我们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已成功创建8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时代“银龄行动”深入开展,80万名以上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银龄教师计划”累计招募近1万名优秀退休教师,深入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开展支教。老年教育资源不断扩容,161所老年大学吸引了13万多名学员,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让老年人随时随地能学习。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舞台更加丰富多彩。每年“敬老月”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助老融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尊重关爱老年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养老产业进一步壮大。我们把旅居养老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广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全国率先出台《旅居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开发20条精品路线和特色产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与21个省份建立旅居养老合作机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东北亚、西北地区举办“到广西养老”系列推介活动,“壮美广西?长寿福地”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5年1—7月,到广西旅居养老的老年人超过294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带动消费580多亿元,旅居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老龄事业情系千万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机制,科学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广西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6:08
巩光胜:
感谢蒋海东先生的介绍。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6:0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请问近年来,我们在持续建强银发经济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乐永红:
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敬业的人才队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养老护理员、失智老人照护、病患陪护等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依托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公共实训基地等各类组织,面向有从事养老服务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2021年以来,全区各级皇冠比分门累计落实培训补贴8692.82万元。
培育劳务品牌引领。依托粤桂劳务协作机制,组织170名师资人员参加“南粤家政”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促进我区培训师资队伍质量提升。突出服务“一老一小”社会需求,深化家政劳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区劳务品牌建设领航项目带动作用。2021年以来,广西共收录劳务品牌名录113个,其中家政类39个;累计认定自治区“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领航项目131个,其中家政类32个;累计开展养老、家政、托育类的劳务品牌相关培训32.81万人次。
推进技能等级评价。指导养老服务机构等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2021年以来,通过技能等级认定获得等级证书4.25万人次,其中,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1.28万人次,初、中、高级梯次分明的养老技能人才队伍初见规模。
广泛开展技能竞赛。2021年以来,我厅连续举办广西职业技能大赛、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将养老护理员列入比赛项目。会同自治区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开展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全区健康照护职业技能竞赛等,以赛代训,促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成长。
16:13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养老服务事关全区980多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直接关乎老年群体福祉,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请问民政部门近年来在推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蒋海东: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民政部门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千家万户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主要工作和成效有三个方面:
一是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6万张,由专业护理人员为居家的高龄、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服务。通过专业组织为经济困难和高龄、留守、空巢等特殊老年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100多万人次,为9万多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会同商务等部门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全区已享受补贴适老化改造产品7.5万个,发放补贴1216万元,拉动消费4350多万元。
二是强化社区养老依托。全区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38家、覆盖率100%,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610家、覆盖率超过55%,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等9400多个,老年助餐点721个,累计开展老年助餐服务380多万人次。培育创建92个老年人宜居社区,支持16个县(市、区)建成国家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大院里”“家门口”的服务,让大部分老年人在社区就近养老。
三是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聚焦失能照护刚需,发展专业照护服务,支持每个县(市、区)建有1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通过补贴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全区共有公办和民营的养老机构567家,床位数8.75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能够满足有意愿的失能老年人入住需求。评定四级、五级养老机构38家,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养老机构,让老年人住得安心、家人亲属放心。
谢谢。
16:16
广西日报记者: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区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实施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乐永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注,下面由我回答这个问题,主要工作成效有:
制度更加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全国统筹,创新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11.87万人,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我区全年参保人数任务。
待遇稳步提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提高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基金运行安全。将社保基金安全纳入各级“一把手”工程,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近年来全区没有发生重大基金安全事件。
基金收支总体平稳。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298.44亿元。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可支撑月数安全平稳,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16:18
中新社记者:做好老龄工作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请问,“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开展哪些工作支持广西老龄事业发展?谢谢。
林石火: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过程,立足工作实际,重点从三个方面支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政策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我们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广西”专章,推动《广西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将老龄事业融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协调。印发实施并动态调整广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障老年群体公平享有30多项基本公共服务。配合有关单位聚焦养老产业、医养结合、农村养老服务改革等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二是推进硬件设施水平有效提升。聚焦老年人照护、医疗刚需,我们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健康支撑设施基础。“十四五”以来,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4.45亿元,统筹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9亿元,支持135个养老服务、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4万个。推动3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运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推进服务供给能力得到加强。我们推动南宁市纳入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建设范围,配合民政部门打造就近可及的社区养老场景,促进社区居家与机构养老互补。在养老床位、护理服务收费以及养老机构水价、气价、电价方面制定支持政策,让服务做“加法”、成本做“减法”。以发展银发经济为契机,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布局生态旅居康养基地、高水平老年用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制造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抗衰老等产业集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和产品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配合自治区老龄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老年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谢谢。
16:24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健康老龄化”,不仅是要治病,更要防病。请问我区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特别是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等方面有哪些布局?谢谢。
黄文新: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对于老年人而言,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与疾病治疗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我们正推动工作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着力构建覆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于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前端强化预防,尽量助力“少生病”。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科普,提升健康素养,2024年全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达11.84%,同比提高3.67%。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5.97%,超额实现国家制定的64%的工作目标。同步推进社区心理服务点建设,加强老年人心理关怀与疏导。
二是中端优化诊疗,努力保障“看好病”。推动位于南宁、柳州、桂林的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梧州、防城港、玉林、河池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运营,累计派驻专家461人,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615项,有效填补了区域空白。同时,通过“八桂百县基层行”项目帮助县级医院提升专科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94.5%。持续优化就医绿色通道与“一站式”服务,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率已提升至87.9%。在全区80%以上的医疗机构中推广老年综合评估技术,评估老年人功能状态、认知、心理等,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与用药指导,减少用药风险。
三是后端完善照护,推动实现“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加强二级及以上医院康复科建设,支持康复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养老机构延伸。稳步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截至今年9月,全区已建成安宁疗护中心6个、病区69个,开设床位855张,为疾病终末期老人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与人文关怀,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下一步,我们将系统推进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努力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让老年人健康寿命更长、生活质量更高。谢谢。
16:29
当代广西记者: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看病和养老问题。请问我区在推动“医养结合”,特别是解决失能、慢性病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康复需求方面,有哪些创新模式和具体措施?谢谢。
黄文新: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和慢性病患者,能够就近、便捷、高效地获得连续的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打通机构壁垒,促进服务衔接。一是大力支持“养中有医”,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并推动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让入住老年人在机构内就能看病、开药及进行康复治疗。二是推动“医中有养”,引导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安宁疗护病床,支持资源富余的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医养服务,目前有60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占医养结合机构总数的32.4%。三是积极深化“签约合作”,推动不具备内设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周边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立巡诊机制和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直通车”。
其次,推动服务延伸,强化居家医养支撑。将医养结合重点向社区和家庭倾斜和延伸。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用药指导、上门巡诊等个性化服务,目前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73.59%。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支持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通过线上平台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目前已有174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4.7万余人次。推进家庭病床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相关医疗费用按政策纳入医保支付,切实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最后,聚焦失能失智群体,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在南宁、柳州、桂林的3个试点县(区)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去年以来,共完成1281名老年人失能失智筛查,纳入预防干预项目管理370人,进而推动建立统一的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标准,精准识别服务需求。在南宁等地的8个社区推广老年痴呆照护辅导技术,同步加强养老护理员在医疗护理、康复技能、失智照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计在2028年底实现全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强化政策协同、完善标准规范、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医养有效衔接,守护好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晚年。谢谢。
16:33
中国网记者:养老服务工作,城市是重点、农村是难点,请问民政部门近年来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谢谢。
蒋海东: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民政部门针对农村养老短板,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系、提升质量,发展符合农村需求的养老服务。
一是加强“改”的谋划布局。将农村养老改革纳入“十四五” 规划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任务,制定出台10条专项政策与11项补贴政策。5年来累计投入超10亿元,每个县(市、区)基本建有1所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建成610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831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推动服务体系从零散到系统、对象从特困到全体、质量从“有”到“好”转变。
二是创新“改”的发展模式。在6个县(市)开展试点,形成4种农村养老模式:以县级机构为支撑的联动模式,统筹资源促城乡融合;以村(社区)为平台的互助模式,实现养老不出村不离家;以养老为中心的资源整合模式,弥补服务短缺;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参与模式,扩大服务供给。
三是完善“改”的制度规范。投入4040万元整治五保村(幸福院)闲置问题,完成496个维修改造、616个转型,统一配备“十个一”基本生活设施。完善特困人员供养经费管理制度,连续两年开展农村养老机构巡回帮扶,整改问题985个、培训1208人次,制定8类安全规范。
四是增强“改”的可感可及。自治区拿出专项编制支持建立县级公办养老机构,投入2.6亿元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入住机构,农村特困人员入住机构当月即享城市补助标准。开展专项整治,将养老资金纳入直达专户,结清拖欠补贴950多万元。健全探访机制,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活动,提供600多万人次探访服务,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6:37
巩光胜:
感谢4位发布人的回答,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老龄办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